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诗词中的端午节”。
【诗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译义:龙舟争渡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载冤魂,忠烈的魂魄一去岂能回还?国破身亡如今还留下什么?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诗句】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译义: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
【诗句】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宋·赵蕃《端午三首》
译义: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
【诗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译义: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诗句】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元·贝琼《已酉端午》
译义: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真是让让人感到遗憾哪!
【诗句】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译义: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诗句】屈氏已沉死,楚人衰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宋·梅尧臣《五月五日》
译义: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
【诗句】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唐·元稹《表夏十首》
译义:“彩缕”指绑粽子的带子是彩色的;“碧筠(yún)粽”指包粽子的箬叶的颜色为深绿色,即为深绿色的粽子;“白玉团”指拨开粽叶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样白。整句意思为:五彩的细丝裹着绿竹叶的粽子,喷香的白糯米圆圆的。
【诗句】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译义:到了虎符缠臂的五月,又迎来了端午佳节。家家门前挂着青翠的艾蒿菖蒲,孩子们在野外放着风筝。人们端着飘香的粽子,携带着酒樽肉俎,到江边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译义:端午佳节到来,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又有“九子粽”可以让人们尝新。九子粽是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
【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译义: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诗句】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译义:端阳节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还买了一壶雄黄酒。
【诗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译义: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即“缠五彩线”和“挂符篆”来辟邪驱恶,后演变为“佩香囊”民俗。
【诗句】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唐·张建封《竞渡歌》
译义:随着响亮沉稳的三下鼓点声起,红旗开路,两艘龙舟如蛟龙般跃出水面、飞弛竞渡而去。
【诗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译义: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诗句】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对联
译义:上联用艾蒿扎草人悬在门上可驱除毒气,这是千家万户的幸福。下联在碧绿的水中竞赛划船,十里河道尽是欢腾的人群。
【诗句】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译义: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
【诗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殷尧藩《端午日》
译义: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诗句】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宋·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译义: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诗句】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译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刷题巩固】
1.(单选题)【2023.2.25联考】下列诗句内容与传统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A.“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寒食节
B.“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节
C.“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节
D.“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元宵节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出自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意思是: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故描写的是元宵节。并非寒食节。A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出自唐代元稹的《表夏十首》,诗句中彩缕指的是绑粽子的带子;碧筠粽表示的是包粽子的箬叶的颜色为深绿色,即为深绿色的粽子。香粳白玉团指的是拨开粽叶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样白。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故描写的是端午节。B项正确,排除。
C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意思是: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的无奈和分离的不舍。故描写的是中秋节。C项正确,排除。
D项:“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出自清代符曾的《上元柱枝词》,意思是: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故描写的是元宵节。D项正确,排除。
2.(单选题)【2023.2.25广东】以下诗句描写的节气或节日,发生在秋季的是:
A.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B.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
C.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D.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八月十五即中秋节,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出自唐朝李世民《除夜》,描写的是除夕节,A项错误。
B项:“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出自唐朝诗人冷朝阳的《立春》,描写的是春天,B项错误。
D项:“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出自唐朝文秀的《端午》,描写的是端午节,D项错误。
3.(单选题)【2022.12.17浙江】下列诗句与端午节有关的是:
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出自宋代张耒的《和端午》,意思是:龙舟争渡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载冤魂,忠烈的魂魄一去岂能回还?描写的是端午节。A项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意思是: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描写的是重阳节。B项排除。
C项:“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的是春节。C项排除。
D项:“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意思是:云霄上挂着弯弯的月亮,让今夜的天空显得淡然明朗。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描写的是七夕。D项排除。
4.(单选题)【2022.3.26青海】我国拥有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下列诗词与其所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错误的是:
A.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蜀绣
B.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
C.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京剧
D.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剪纸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出自宋代释惠明《手影戏》,指的是手影戏而非京剧。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出自西汉扬雄的《蜀都赋》,杨雄以“挥锦布绣”来描绘芳华辉映、华彩照人的蜀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蜀绣技艺的高度赞扬。A项正确。
B项:“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出自北宋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实乃有关“端午节”之佳作。B项正确。
D项:“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人日即事》,写人日镂金剪彩的风俗。D项正确。
5.(单选题)【2021.8.28湖南常德】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中“桃符”是春联的别称,诗句描写春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描写春节。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中“黄花酒”为菊花酒,饮菊花酒和登高为重阳节活动,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描写重阳节。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中“粽包”和“艾束”分别指代食粽子、佩艾叶。吃粽子、饮雄黄酒、佩艾叶都是端午节的习俗,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描写端午节。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中“寒食”时间每年公历清明节前一二日,描写寒食节。故正确排序是①④③②。
因此,选择B选项。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公考通(www.chinagwy.org)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诗词中的端午节”。
【诗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译义:龙舟争渡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载冤魂,忠烈的魂魄一去岂能回还?国破身亡如今还留下什么?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诗句】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译义: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
【诗句】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宋·赵蕃《端午三首》
译义: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
【诗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译义: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诗句】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元·贝琼《已酉端午》
译义: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真是让让人感到遗憾哪!
【诗句】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译义: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诗句】屈氏已沉死,楚人衰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宋·梅尧臣《五月五日》
译义: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
【诗句】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唐·元稹《表夏十首》
译义:“彩缕”指绑粽子的带子是彩色的;“碧筠(yún)粽”指包粽子的箬叶的颜色为深绿色,即为深绿色的粽子;“白玉团”指拨开粽叶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样白。整句意思为:五彩的细丝裹着绿竹叶的粽子,喷香的白糯米圆圆的。
【诗句】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译义:到了虎符缠臂的五月,又迎来了端午佳节。家家门前挂着青翠的艾蒿菖蒲,孩子们在野外放着风筝。人们端着飘香的粽子,携带着酒樽肉俎,到江边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译义:端午佳节到来,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又有“九子粽”可以让人们尝新。九子粽是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
【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译义: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诗句】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译义:端阳节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还买了一壶雄黄酒。
【诗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译义: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即“缠五彩线”和“挂符篆”来辟邪驱恶,后演变为“佩香囊”民俗。
【诗句】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唐·张建封《竞渡歌》
译义:随着响亮沉稳的三下鼓点声起,红旗开路,两艘龙舟如蛟龙般跃出水面、飞弛竞渡而去。
【诗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译义: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诗句】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对联
译义:上联用艾蒿扎草人悬在门上可驱除毒气,这是千家万户的幸福。下联在碧绿的水中竞赛划船,十里河道尽是欢腾的人群。
【诗句】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译义: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
【诗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殷尧藩《端午日》
译义: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诗句】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宋·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译义: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诗句】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译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刷题巩固】
1.(单选题)【2023.2.25联考】下列诗句内容与传统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A.“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寒食节
B.“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节
C.“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节
D.“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元宵节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出自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意思是: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故描写的是元宵节。并非寒食节。A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出自唐代元稹的《表夏十首》,诗句中彩缕指的是绑粽子的带子;碧筠粽表示的是包粽子的箬叶的颜色为深绿色,即为深绿色的粽子。香粳白玉团指的是拨开粽叶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样白。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故描写的是端午节。B项正确,排除。
C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意思是: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的无奈和分离的不舍。故描写的是中秋节。C项正确,排除。
D项:“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出自清代符曾的《上元柱枝词》,意思是: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故描写的是元宵节。D项正确,排除。
2.(单选题)【2023.2.25广东】以下诗句描写的节气或节日,发生在秋季的是:
A.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B.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
C.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D.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八月十五即中秋节,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出自唐朝李世民《除夜》,描写的是除夕节,A项错误。
B项:“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出自唐朝诗人冷朝阳的《立春》,描写的是春天,B项错误。
D项:“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出自唐朝文秀的《端午》,描写的是端午节,D项错误。
3.(单选题)【2022.12.17浙江】下列诗句与端午节有关的是:
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出自宋代张耒的《和端午》,意思是:龙舟争渡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载冤魂,忠烈的魂魄一去岂能回还?描写的是端午节。A项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意思是: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描写的是重阳节。B项排除。
C项:“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的是春节。C项排除。
D项:“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意思是:云霄上挂着弯弯的月亮,让今夜的天空显得淡然明朗。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描写的是七夕。D项排除。
4.(单选题)【2022.3.26青海】我国拥有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下列诗词与其所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错误的是:
A.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蜀绣
B.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
C.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京剧
D.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剪纸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出自宋代释惠明《手影戏》,指的是手影戏而非京剧。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出自西汉扬雄的《蜀都赋》,杨雄以“挥锦布绣”来描绘芳华辉映、华彩照人的蜀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蜀绣技艺的高度赞扬。A项正确。
B项:“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出自北宋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实乃有关“端午节”之佳作。B项正确。
D项:“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人日即事》,写人日镂金剪彩的风俗。D项正确。
5.(单选题)【2021.8.28湖南常德】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中“桃符”是春联的别称,诗句描写春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描写春节。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中“黄花酒”为菊花酒,饮菊花酒和登高为重阳节活动,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描写重阳节。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中“粽包”和“艾束”分别指代食粽子、佩艾叶。吃粽子、饮雄黄酒、佩艾叶都是端午节的习俗,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描写端午节。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中“寒食”时间每年公历清明节前一二日,描写寒食节。故正确排序是①④③②。
因此,选择B选项。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公考通(www.chinagwy.org)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诗词中的端午节”。
【诗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译义:龙舟争渡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载冤魂,忠烈的魂魄一去岂能回还?国破身亡如今还留下什么?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诗句】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译义: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
【诗句】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宋·赵蕃《端午三首》
译义: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
【诗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译义: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诗句】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元·贝琼《已酉端午》
译义: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真是让让人感到遗憾哪!
【诗句】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译义: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诗句】屈氏已沉死,楚人衰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宋·梅尧臣《五月五日》
译义: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
【诗句】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唐·元稹《表夏十首》
译义:“彩缕”指绑粽子的带子是彩色的;“碧筠(yún)粽”指包粽子的箬叶的颜色为深绿色,即为深绿色的粽子;“白玉团”指拨开粽叶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样白。整句意思为:五彩的细丝裹着绿竹叶的粽子,喷香的白糯米圆圆的。
【诗句】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译义:到了虎符缠臂的五月,又迎来了端午佳节。家家门前挂着青翠的艾蒿菖蒲,孩子们在野外放着风筝。人们端着飘香的粽子,携带着酒樽肉俎,到江边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译义:端午佳节到来,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又有“九子粽”可以让人们尝新。九子粽是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
【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译义: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诗句】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译义:端阳节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还买了一壶雄黄酒。
【诗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译义: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即“缠五彩线”和“挂符篆”来辟邪驱恶,后演变为“佩香囊”民俗。
【诗句】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唐·张建封《竞渡歌》
译义:随着响亮沉稳的三下鼓点声起,红旗开路,两艘龙舟如蛟龙般跃出水面、飞弛竞渡而去。
【诗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译义: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诗句】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对联
译义:上联用艾蒿扎草人悬在门上可驱除毒气,这是千家万户的幸福。下联在碧绿的水中竞赛划船,十里河道尽是欢腾的人群。
【诗句】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译义: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
【诗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殷尧藩《端午日》
译义: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诗句】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宋·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译义: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诗句】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译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刷题巩固】
1.(单选题)【2023.2.25联考】下列诗句内容与传统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A.“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寒食节
B.“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节
C.“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节
D.“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元宵节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出自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意思是: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故描写的是元宵节。并非寒食节。A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出自唐代元稹的《表夏十首》,诗句中彩缕指的是绑粽子的带子;碧筠粽表示的是包粽子的箬叶的颜色为深绿色,即为深绿色的粽子。香粳白玉团指的是拨开粽叶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样白。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故描写的是端午节。B项正确,排除。
C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意思是: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的无奈和分离的不舍。故描写的是中秋节。C项正确,排除。
D项:“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出自清代符曾的《上元柱枝词》,意思是: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故描写的是元宵节。D项正确,排除。
2.(单选题)【2023.2.25广东】以下诗句描写的节气或节日,发生在秋季的是:
A.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B.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
C.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D.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八月十五即中秋节,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出自唐朝李世民《除夜》,描写的是除夕节,A项错误。
B项:“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出自唐朝诗人冷朝阳的《立春》,描写的是春天,B项错误。
D项:“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出自唐朝文秀的《端午》,描写的是端午节,D项错误。
3.(单选题)【2022.12.17浙江】下列诗句与端午节有关的是:
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出自宋代张耒的《和端午》,意思是:龙舟争渡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载冤魂,忠烈的魂魄一去岂能回还?描写的是端午节。A项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意思是: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描写的是重阳节。B项排除。
C项:“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的是春节。C项排除。
D项:“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意思是:云霄上挂着弯弯的月亮,让今夜的天空显得淡然明朗。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描写的是七夕。D项排除。
4.(单选题)【2022.3.26青海】我国拥有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下列诗词与其所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错误的是:
A.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蜀绣
B.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
C.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京剧
D.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剪纸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出自宋代释惠明《手影戏》,指的是手影戏而非京剧。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出自西汉扬雄的《蜀都赋》,杨雄以“挥锦布绣”来描绘芳华辉映、华彩照人的蜀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蜀绣技艺的高度赞扬。A项正确。
B项:“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出自北宋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实乃有关“端午节”之佳作。B项正确。
D项:“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人日即事》,写人日镂金剪彩的风俗。D项正确。
5.(单选题)【2021.8.28湖南常德】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中“桃符”是春联的别称,诗句描写春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描写春节。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中“黄花酒”为菊花酒,饮菊花酒和登高为重阳节活动,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描写重阳节。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中“粽包”和“艾束”分别指代食粽子、佩艾叶。吃粽子、饮雄黄酒、佩艾叶都是端午节的习俗,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描写端午节。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中“寒食”时间每年公历清明节前一二日,描写寒食节。故正确排序是①④③②。
因此,选择B选项。
各位考生可持续关注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或关注抖音号71042800931,我们会及时更新2024年浙江省考消息。注意!2024年浙江省考预计2023年11月报名,预计2023年12月笔试。省考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高分入面的情况数不胜数。只有提前复习,才有希望高分入面。历年浙江省考笔试科目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需要备考的考生可参考202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点击订购)。备战省考,以实力迎考。祝愿大家早日走上理想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了解更多公务员、事业单位统考重要信息
可添加QQ交流群:19348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