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完成1--5题!
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下列属于基本归因错误的是( )。
A.小张考试没有考好,他觉得自己真是太笨了
B.小张考试没有考好,他认为不是自己没有学好,而是老师出的题太偏了
C.小李小街丢了钱包,回来后很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而他的同学小张安慰他说只是那个地方太乱了,本来小偷就很多
D.小李考试没有考好,小张认为一定是小李平时不努力,而实际上小李最近家里出了点事,对他的情绪有些影响
2.我国刑法规定,一种行为要构成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这种合法权益可以是国家、公共利益,也可以是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利,与此同时,所欲保护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而所谓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基于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造成其想象中的“侵害人”受到损害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属于假想防卫?( )
A.小明认为小方故意骗他导致生意失败,将不会游泳的小方推入河中
B.一老人不慎摔倒在马路上,司机张某下车查看时被路人贾某认为是肇事者,抓住扭打
C.李某看到儿子痛苦地躺在地上,误以为旁边站的两人在殴打儿子,于是对这两人拳打脚踢
D.公交车司机陈某从后视镜中看到有一乘客正在行窃,突然猛踩刹车,造成该乘客摔伤
3.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形、光、色作用于物体产生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错觉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D.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4.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我们常常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决策行为,被称为沉没成本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沉没成本效应的是( )
A.小明一年前借给朋友一万元钱,但由于朋友破产无力偿还,所以决定不要了
B.小王花20元钱买了一瓶汽水,发现很难喝,想扔掉,但是考虑到那么贵又退不了就强忍着喝光了
C.小赵认为和女朋友都在一起8年了,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决定不分手
D.妈妈花2000元买了一架电子琴,可孩子根本没兴趣,于是妈妈决定以每月500元的价格请家教,理由是:“要不这个琴就浪费了!”
5.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意境的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基本归因错误感知者倾向于低估情境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在因素的重要性。故选项D正确。
2.答案: C
解析: 假想防卫的定义要点是:①行为人基于认识上的错误;②实施防卫行为。A项不符合①和②;B项不属于防卫行为,不符合要点②;D项不符合①。故答案选C。
3.答案: B
解析:本题可采用关键信息法作答。“错觉”一词的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误认,即所观察到的物体与实际不符。选项A,初春小草刚刚发芽,从远处看起来一片葱绿,走到近处却发现稀稀疏疏并不茂盛,远处看起来的葱绿是人眼对颜色产生的错觉;选项B体现的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个物体的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都是对这个物体正确的反映,所以不符合错觉定义;选项C,讲述了李广将军在黑夜误把石头当做老虎,将箭射入石棱的故事,是 心理作用加之光线对眼睛的影响所引起的错觉;选项D,月随人行是由于参照物引起的错觉。 故本题选B。
4.答案: A
解析: 沉没成本效应的定义要点是:由于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B、C、D三项都符合定义;而A项做出的是理性的决策,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5.答案: D
解析: 意境的定义关键点为:虚实相生、情景交融。D项前两句写虚,后两句写实,“念天地之悠悠”写景,“独怆然而涕下”抒情,符合意境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