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之定义判断(7.13)

2021-07-13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浙江考试报名时间,预测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在2021年12月,笔试时间预计在2022年1月。历年省考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历年考试不指定复习教材,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点击订购)进行备考。

  行测科目覆盖内容广泛,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攻克行测,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为帮助考生练习有关题目,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每日一练,帮助考生提高。

  接下来完成1--5题!

  1.信用卡诈骗罪是指违反有关信用卡管理规定,采取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等方式,诈骗公私财务,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列行为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是(  )。
  A.刘某领取长城信用卡后一直多取少存,高额透支10万余元后外逃
  B.王某在某宾馆拾到一张万事达信用卡后,冒用卡主的名义在该宾馆消费5万余元
  C.秦某趁邻居不备之际,进入其家中拿走信用卡,并消费5万余元
  D.赵某利用工作之便伪造了多张信用卡,并利用这些信用卡进行高额消费
  2.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
  下列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的是(  )。
  A.甲、乙两人与丙有积怨,甲怂恿乙去打丙,乙没有听从,后来,乙在路上遇见丙并与之发生争执,将丙打伤
  B.甲、乙两家居住在同一栋楼房中,两家都有在阳台上养花的习惯,一日大风突起,甲、乙两家花盆均被吹落,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但不能确定是谁家的花盆将丙砸伤
  C.公路上,甲车因刹车失灵撞向乙车,致乘坐乙车的丙受伤
  D.甲因与乙不合,对外谎称乙有贪污受贿行为,丙听到此事后不知真假,到处传播,造成乙名誉受损
  3.意外利润指企业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并非因为本身经营有方所获得的利润,相比额外利润它不是企业经营所致,而是企业完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发生的、超出计划的那部分利润所得。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意外利润的是(  )。
  A.某市在郊外修建了一条铁路,沿线的小餐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B.某公司营业一直不景气,于是更换了业务主管,结果营业额上升
  C.某服装厂引进了先进的设备,结果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D.某金融公司由于与大客户签订合同成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4.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是指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或者无固定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境内无固定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固定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下列不必交个人所得税的一项是(  )。
  A.中国公民李先生在一合资公司上班,每月工资4000元
  B.外国专家理查森在中国某大学当教授,工资5万元
  C.美国总统到中国访问10天
  D.李小娟住在北京,打工收入每月3000
  5.短板理论是指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组成木桶的模板中最短的额一块决定的,这块短板即为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短板理论的是(   )。
  A.某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单位遂任命一位新领导,提高了团队士气
  B.某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其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为心里问题而迷失自我
  C.某企业注重对技术精英的培养,对一般员工的使用和开发不足,致使团队士气受挫
  D.某酒业集团投入巨资做广告,一度成为酒业的新秀,但最终因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破产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违反有关信用卡管理规定”、“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务”、“数额较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的刘某恶意透支,B中的王某冒用他人信用卡,D中的赵某伪造信用卡,ABD均符合定义,而C中的秦某行为属于盗窃,没有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也没有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同一损害后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甲怂恿乙去打丙乙并没有答应,乙与丙发生争执并将其打伤属于个人主观行为,不符合关键词“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B中只有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从而甲、乙两家并不存在共同过失,其行为并未造成同一损害后果,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C中当事人只有两人,甲车车主和乘坐乙车的丙,甲的行为造成丙受伤,不符合关键词“二人以上”,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D中丙起到了散布甲的言论的作用,虽然他并没有与甲同谋,甲也没有授意其去散布,但二者的行为结合后造成了乙名誉受损,符合共同加害行为的定义,因此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由于外界条件变化“、”并非因为本身经营“、”没有预料“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铁路的修建对沿线的小餐馆来说是外界的变化,与自身经营无关。B中更换业务主管、C中引进先进设备、D中的与大公司签订合同均属于自身经营的行为,不符合定义。因此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是“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或者无固定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C项“美国总统到中国访问10天”不符合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也没有在境内取得所得,不符合“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或者无固定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A项“中国公民李先生在一合资公司上班”符合纳税主体,“每月工资4000元”符合“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B项外国专家理查森在中国某大学当教授说明“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工资5万元”符合“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D项“李小娟住在北京,打工收入每月3000”也符合纳税主体,且“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强调的关键是词句“短板即为……限制因素”。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没有体现出短板对组织的影响,不符合定义;B项的“心理健康”、C项的“一般员工”、D项的“产能不足”均是“限制因素”,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A。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