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有关鼠疫的科学知识

2020-02-02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浙江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是有关“鼠疫”的相关考点。
 
  鼠疫是什么?
 
  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鼠疫一旦进入流行高峰,大流行往往接二连三发生,甚至延续数百年。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取上亿条生命。
 
  第二次鼠疫从1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300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从云南、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北满,惊天动地地爆发。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全球先后死于鼠疫者达数千万。
 
  鼠疫传染源
 
  鼠疫和霍乱、黄热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鼠疫同时也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主要在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有:一是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等;二是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等;三是鼠疫病人。
 
  鼠疫的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鼠疫症状
 
  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
 
  肺鼠疫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
 
  鼠疫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
 
  鼠疫传播途径
 
  (1)经跳蚤叮咬传播。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在世界性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寄生于家栖鼠类。其次是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的主要寄生蚤。
 
  (2)经直接接触传播。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鼠疫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如手指的倒刺等进入人体,然后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3)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可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
 
  (4)实验室感染。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防护不严、操作不当和实验室事故,可通过吸入、锐器刺伤等途径感染鼠疫。
 
  怎样预防
 
  (1)避免在鼠疫疫源地,接触鼠及旱獭、特别是病死旱獭有感染鼠疫的危险。
 
  (2)坚持“三不”制度
 
  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
 
  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
 
  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3)坚持“三报”制度
 
  1.发现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要报告;
 
  2.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
 
  3.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4)疫源地居民安置地、救援人员驻扎地选择要远离旱獭栖息地,做好防鼠防蚤。需要在鼠疫活动地区内宿营时,最好能在宿营地周围喷洒一些杀虫药剂,杀灭可能侵袭人类的吸血昆虫。
 
  (5)不要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藏系绵羊;这些动物体表的蚤类不活跃,只要人类不主动接触它们,就会减少和避免感染鼠疫的危险。不要接触牧羊犬叼食的病死旱獭。
 
  (6)疫源地内,或在10日内进入或到过疫源地的人员,突然发生高热,发生明显的淋巴结肿大,或咳嗽、痰中带血,且病程进展迅速,应考虑感染鼠疫的可能性,及时就诊,立即向防疫机构报告,并采取措施,避免病人与更多的人接触。
 
  (7)在尚未发现鼠疫疫情情况下,一般群众和救援人员不需要采取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特异性预防措施,也不需要穿着特殊防护装备。
 
  防疫应急
 
  (1)家中或单位发现死老鼠,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
 
  (3)由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
 
  (4)接触过鼠疫病人者应主动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立即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
 
  (6)发生疫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
 
  (7)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疫区。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