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7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而又准确的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主要包含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现浙江公务员考试网(http://ww.zjgwyw.org/)汇总言语理解精选题,供考生参考。
1.读书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后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前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是( )
A.阅读是孤独的 B.阅读是快乐的
C.阅读是多彩的 D.阅读是平淡的
2.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件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无私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这段话主要回答的问题是()。
A.启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B.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
C.启蒙所承载的任务
D.当今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3.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它事物。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于是,看见彩蝶翻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入了花妖狐魅之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看待它
B.审美是比科学和实用更高一层的看待事物的态度
C.审美不单纯靠直觉,更多时候还有文化理念的参与
D.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
4.在对美国总统政绩的衡量中,一般在没有战争等非常事件的情况之下,对外关系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 ,主要看的还是总统对美国本身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是总统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B.对外关系只要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就过得去了
C.人们还是习惯通过对外关系的处理来评价总统的实力
D.即使在对外关系上犯非常大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民众的原谅
5.生命力旺盛的民族,是那些有自嘲能力的民族。自嘲能抗癌。人的一生要从居室中扔出多少垃圾!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从心灵中清除垃圾。倘若人永不从居室中扔出垃圾,该是怎样的情景?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为心灵中的淤塞而惊骇。
下列陈述中,不符合以上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
A.自嘲可以预防、治愈癌症,使人生命力健旺
B.一个民族若能鄙视自身弱点,就可能兴旺
C.人想要进步,就得清除思想中陈旧的东西
D.有龌龊欲念不可怕,但不能忽视它的危害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解析
1. A 【解析】材料通过“孤灯”、“独啜”等词语,说明阅读是人们在孤独中与圣贤的对话,可看出作者给“阅读”确定的是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所以A正确。
2. D 【解析】材料通过现实和历史的角度阐述启蒙的重要性,说明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的道理,这也回答了当今中国是否需要启蒙的问题。选项D正确。选项A只提及“历史”,而材料的重点在“现代化进程”,显然该项没有切中要害。选项B是干扰项。但材料论述的重心显然在“现代化是否需要启蒙”上,并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说明,所以排除B项。C项内容显然也不是材料的重心,材料也不是对它的回答。本题正确答案是D。
3. C【解析】这段文字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引出“审美”这一话题,并具体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除了直觉的审美外,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与此一致的是C项。A项,审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种态度中的一种,文段着重讲的是审美的两种情形,用什么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B项,文段只说看待事物有三种态度,并没有就三种态度的层级进行比较,属主观臆测。D项“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文中没有论述,属过度引申。
4. B【解析】根据前后的承启性分析,这句话前面部分谈对外关系,后面部分谈国内问题的处理。B项是承上启下句,由它来衔接更合适。A项错在没有转折意思的地方用了“可是”表示转折,突然切断了通畅的语意链。C项错误在于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表述过于绝对,对外关系在总统政绩衡量中占比小,并不代表总统可以在这方面犯非常大的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5. A【解析】文中的“抗癌”是一种比喻义,并不是说自嘲就能预防、治愈癌症。依据常识可判断A项错误。